Blogtrottr
Yahoo!奇摩股市 - 國際財經
Yahoo!奇摩股市 
共和黨逾越外交權 白宮國會交鋒
Mar 12th 2015, 14:12

共和黨逾越外交權 白宮國會交鋒
2015/03/12 22:12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015年3月12日專電)美國國會共和黨籍議員聯袂向伊朗政治領袖發信,引起輿論與外交界強烈抨擊,不過贊成者指出,總統歐巴馬藐視國會,大搞秘密外交在先,才引起共和黨反撲。

由共和黨籍新科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主導的國會外交行動,史無前例向伊朗政治人物發出公開信,意圖干涉歐巴馬主導的伊朗核問題談判,包括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等47名議員簽名支持。

前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在「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指出,國會行動前所未見,令人震怒,就如同某人,或一群國會議員,在古巴飛彈危機斡旋中,寫信給當時的蘇聯領袖赫魯雪夫(NikitaKhrushchev),意圖阻撓達成協議,坦白說,這件事被認為是合法的,都讓人驚訝。

面對震怒的白宮與輿論抨擊,柯頓堅持在國際協定談判中,美國憲法同樣賦予國會重要角色,兩黨大多同意這項原則,選民選出國會議員,也要求他們防止出現惡質的協定。

歐巴馬政府善用秘密外交手段,在國會不知情下,火速恢復對古巴邦交,並積極推動伊朗破冰計畫;引起全面控制國會的共和黨反撲,繞過白宮主動邀請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到國會演說,還公開介入伊朗核談判。

美國政治與外交有許多兩黨認同的傳統與潛規則,在野黨不公開介入進行中的外交談判是其中之一,柯頓的行動雖被評為政治暴衝,但不同立場者各持己見。

反對者說,國會當然有責監督外交談判,也有權要求總統做重要決定時,充分諮詢國會,即便如此,向伊朗反對派發公開信,仍然逾越紅線,造成反效果,有損總統權責與國家利益。

贊成者指出,歐巴馬長期不尊重國會在前,濫用秘密外交,導致今天國會主動出手。

伊朗信函事件再度凸顯美國兩黨廝殺,延燒至外交領域,不過柯頓經此一役,已成為共和黨和保守派的新興領袖。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v52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